內湖區里長辦公室


西湖里 西康里 西安里 港墘里 港都里 港富里
港華里 內湖里 湖濱里 紫星里 大湖里 金龍里
金瑞里 碧山里 紫雲里 清白里 葫洲里 紫陽里
瑞陽里 瑞光里 五分里 東湖里 樂康里 內溝里
週美里 行善里 石潭里 湖興里 湖元里

西湖里 - 楊溫美嬰 ( 799-2449 )
本里日據時期,屬北勢湖,因地處北勢湖之西部,且被山河環繞,略成盆地,故名
西湖。光復後置西湖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西湖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
區域調整,本里因人口遽增,乃將內湖路一段二四一巷以西之三十二個鄰劃出,成
立西康里;內湖路一段二八五巷六八、九八弄及一○一—一二五號以北之一七個鄰
劃出另立西安里;同時將內湖路以南八鄰併入洲子里;內湖路一段三五一巷以東六
鄰併入港華里;餘保留本里並維持原名。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老樹認養計劃」。

西康里 - 王興國 ( 797-5996 )
本里原為西湖里之一部份,因西湖里人口激增,於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
域調整時,將西湖里內湖路一段二四一巷以西地區劃出設「西康里」。又於民國八
十三年五月一日起原洲子里因基隆河整治工程及第六期市地重劃,住戶將全部拆遷
,故暫時將洲子里併入本里,合併後本里,合併後本里里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
「環保里計劃」。

西安里 - 謝建華 ( 799-3071 )
本里原為西湖里之一部份,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本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原
西湖里內湖路一段二八五巷北側二十一鄰,劃出成立本里,命名「西安」乃因「西
湖」里劃出,故以西字為首,並取平安之意。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金面山採石場
遺蹟計劃」。

港墘里 - 郭富雄 ( 797-1681 )
本里因地理位於基隆河邊故名港墘,台灣光復後與山腳合併為港墘村。民國五十七
年改稱港墘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本里一分為四,另設港富
、港都、港華三個里,餘保留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內湖藝術節計劃」。


港都里
本里大部份原屬港墘里,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港墘里
及西湖里部份地區劃出合併成立本里港都里,因主要由港墘里劃出,故以港字為首
,都乃都會,亦為發達。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台灣欒樹計劃」。

港富里 - 陳春卿 ( 799-9009 )
本里原屬港墘里,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港墘里劃出部份
地區成立港富里,因由港墘里劃出,故以港字為首,富乃富貴吉祥之意。本里文化
特色著重於「內湖路一段七三七巷小吃計劃」。

港華里 - 陳金地 ( 799-9008 )
本里係於民國七十九年區里行政區域調整,由原港墘里劃編成立之新里,命名為「
港華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竹月寺巡禮計劃」。

內湖里 - 謝南 ( 792-6735 )
本里日據時期屬北勢湖頭,台灣光復後劃為內湖村,因其三面環山,中為平地面
向西方台北盆地開口故稱內湖,民國五十七年改為內湖里。六十二年第二期里行
政區域調整將內湖路三段劃出另設金龍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
整將成功路四段一八九巷劃歸清白里;成功路三段一七四巷及內湖路二段二六三
巷以南劃出另設湖濱里;餘與紫里第九鄰合併,保留為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
於「夜弄土地公計劃」。

湖濱里 - 陳尤雪 ( 790-2126 )
本里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由原內湖里之卅五個鄰及
紫陽星里第十一鄰合併成「湖濱里」,因著名之內湖「大陂」位於本里西端,故
取名「湖濱」。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中國國劇欣賞計劃」。

紫星里 - 郭西川 ( 790-2126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二年第一期里行政區域調整,由原紫陽里劃出成立,同時命名
「紫星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星雲街卅三巷北段徒步巷道計劃」。

大湖里 - 郭坤祥 ( 790-8824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之十四分坡,光復初期因十四分坡為一大型湖泊,故名為
大湖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大湖里以迄於今。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大湖社區音
樂會計劃」。

金龍里 - 賴文祥 ( 790-1197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三年第二期里行政區域調整,由內湖里劃出自成一里,因里內
有金龍禪寺,故名之為「金龍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繁花造街計劃」。

金瑞里 - 陳湧 ( 790-0489 )
本里原屬金龍里,於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劃出自成一里,
同時命名「金瑞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觀光花園計畫」。

碧山里 - 曹連成 ( 790-8631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之白石湖,台灣光復後,因其地域內有碧山岩,改名為碧
山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碧山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原金
龍里部份地區併入本里仍維碧山里名。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寺廟之旅計劃」。

紫雲里 - 邱根 ( 790-1577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二年第一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自紫陽里劃出成立「紫雲里」,
其立名取雅俗吉祥之意。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簡公埤計劃」。

清白里 - 謝金傳 ( 791-3389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二年自紫陽里劃出設立之新里,因當時轄內軍方興建大陳島來
台義胞眷村「清白新村」故命名「清白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
調整,將原紫星里成功路四段六十一巷東側及內湖里成功路四段南側地區併入本
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露天戲劇院計劃」。

葫洲里 - 謝春喜 ( 632-8318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之十四分及葫蘆洲,其他沿基隆河形成葫蘆狀故名,台灣
光復後將十四分與葫蘆洲合併為葫洲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葫洲里迄今。於民國
八十三年五月一日起為配合基隆河截彎取直,區行政區域調整,將新河道以南地
區併入南港區東新里,新河道以北地區仍保留為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藝
術的饗宴計劃」。

紫陽里 - 孫柑林 ( 799-3800 )
本里原屬內湖之番子坡,因清代之番仔井圳,故以名,係乾隆年間業戶潘宗勝與
農民所築。光復後改為紫陽村。紫陽為古神仙名,立其名,取祥瑞之意,民國五
十七年改隸台北市為紫陽里。六十二年第一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本里大部份
地區劃出另成立紫雲里、紫星里、瑞陽里和清白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
政區域調整,復將文德路一○一巷以西地區歸劃港富里;文德路二一○巷以西地
區劃歸瑞陽里,餘保留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水球大戰計劃」。

瑞陽里 - 江光輝 ( 627-6523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二年第一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由紫陽里劃出成立之新里並命
名「瑞陽里」取其吉祥也。六十三年第二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乃將本里之精忠
新村、憲光新村兩個眷村,劃出增設瑞光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里行政區域調
整時,將原屬紫陽里文德路二一○以西地區併入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藝
術的饗宴計劃」

瑞光里 - 許秋進 ( 627-6411 )
本里係於民國六十三年第二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自瑞陽里劃出成立「瑞光里」
迄今。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嘉年華會活動計劃」。

五分里 - 王柏傑 ( 633-1012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俗稱五分,本名稱係以五分莊得名,其莊因開闢之初
,有林成祖業佃某姓者,分其地予五子故名,光復後與火炭坑合併成立五分村
。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為五分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調整,
將東湖路以北地區劃出另成立東湖、康樂兩里,部份劃歸內溝里,餘保留本里
。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土風舞推廣及表演計劃」

東湖里 - 王賜章 ( 633.1036 )
本里原為五分里之一部份,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由於
該里轄區廣闊,人口眾多,遂由五分里劃分出成立「東湖區」。蓋因位於湖必
區,轄內有東湖國小一所,有以東湖路為里界,故得名。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
「木球活動計劃」。

康樂里
本里原為五分里之一部份,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因原
五分里轄區廣闊,人口眾多,遂由五分里劃出成立本里,原以里內有唯一主要
道路康樂街,欲命名為康樂里,嗣因中山區已有康樂里在先,乃更名「樂康里
」,意謂「樂而康也」。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推展外丹功及表演計劃」。

內溝里 - 陳演城 ( 633-1017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之內溝莊。光復初期置內溝村。因莊內有水圳,可通五
分,故名之。民國五十七年改為內溝里。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
整將五分里十八個鄰併入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登山步道計劃」。

週美里 - 陳克恭 ( 792-4620 )
本里日據時期屬新里族之洲尾,洲尾係由以洲尾莊得名。台灣光復後,因洲尾
不雅易名為週美,並設村。民國五十七年改為週美里。六十三年第二期里行政
區域調整,劃出一部份增設行善里,餘保留本里迄今。

又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起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原河道填平,爰以都市計畫
道路重新調整區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慢速壘球計劃」。

行善里 - 林復振 ( 791-5439 )
本里原屬於週美里,民國六十三年第二期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劃出自成一里,因
當時里內有「行善宮」,故取名「行善里」迄今。又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
起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原河道填平,爰以都市計畫道路重新調整區界。本里文
化特色著重於「區花區樹看行善計劃」。

石潭里 - 吳丁財 ( 792-1085 )
本里日據時代為新里族之上灣子,光復後上灣子與羊稠合併為石潭村,以其村
沿基隆河岸有石璧潭,因以為名,民國七十七年改為石潭里以迄於今。又於民
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起配合基隆河截彎取直區行政區域調整,將新河道以北原
南港區東新里部份地區併入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新豐磚窯廠計劃」。

湖興里 - 劉振堂 ( 792-2239 )
本里日據時代為新里族之下灣子及粉寮二地。其地因基隆河在此成彎曲狀,並
在其下游,故名「下灣子」。「粉寮」乃因清代林成祖後人在此設廠製米粉,
故名。光復後,併上述二地為湖興村。民國七十五年改為湖興里。七十九年三
月十二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民權東路一五七○巷西側部份地區劃出另設湖
元里,餘保留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鄉土胡琴音樂會活動計劃」。

湖元里 - 郭福隆 ( 791-4796 )
本里原屬於湖興里,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台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自湖
興里劃出第五、十五至二十一、二十六至三十三、四十六至五十二鄰,成立湖
元里,元者,萬本之始也,寓本里前途光明之意。又於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
起配合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區行政區調整,將新河道以東原松山區舊宗里部份地
區併入本里。本里文化特色著重於「古蹟巡禮(古墓)計劃」。